十二年精雕細琢 科技改變生活
用心服務 品質保證
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,熟人間共享位置信息更加方便,同時導航、天氣預報等一些基于位置信息基礎之上的網絡服務也越來越便捷。但手機用戶使用不慎很可能導致自己的行蹤隱私被人獲取,甚至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傷害,我們可以關閉手機信息定位,但我們關閉GPS位置后仍能夠被定位。
那么定位功能打開后,能被陌生人了解到哪些信息?記者打開微信中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對周圍同樣打開該功能的人進行了一次“偷窺”。記者發現,出現在列表中的人盡管大多數用的是網名,但也有不少用的是真實姓名,且頭像照片似乎也是本人。打開這些陌生人的頭像,有的還可以看到其在朋友圈發的“十張照片”,從這些照片和文字中不僅可以了解其興趣和關注點,甚至可以判斷其身份,了解其家庭成員。對這些陌生人,系統自動標記有距離遠近,并有“打招呼”的功能。看來若想進一步了解,溝通似乎并無障礙。而與“附近的人”功能相近的手機應用“陌陌”,甚至還標注了所能看到的陌生人的年齡和職業等信息。
不少用戶都有這樣的感受,不論什么系統的手機,只要開了定位服務,就會忽略對應用軟件跟蹤廣告的限制,周圍的商家也會不失時機地向你的手機推送廣告、介紹業務。
而蘋果手機定位服務中的“常去地點”功能,會一直記錄用戶的行蹤,每天你去了哪里,什么時候到、什么時候離開都會進行詳細記錄,并且系統會自動根據數據分析為你標注出家庭和單位的位置。據央視記者2014年的實驗,即便將該功能關閉,只要不關掉定位服務,在手機上雖然看不到“常去地點”的數據了,但系統后臺還依然會記錄用戶的行蹤。想要刪掉這些數據并不容易,甚至無從下手。如果這樣的手機被別人拿到,用戶的行蹤便一目了然。
另外,若用戶經常進行鍛煉并習慣使用“樂動力”之類的應用進行數據記錄和分析,手機定位服務可能會一直開著。如此一來,在機主關注自己運動和健康數據的同時,每天的行蹤可能也會被記錄下來。這款應用也可以判斷出:你今天是待在家里沒鍛煉,還是去上班了。“這些被記錄的隱私數據究竟都傳到了哪里,會如何使用,會不會提供給第三方或廣告商?”記者的一位同事在使用了該應用一段時間后,表示很擔心。
關閉了GPS,手機是否還能定位?
打開定位既然可能被陌生人“偷窺”,那么關掉GPS是否就可以避免呢?
我們用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和“陌陌”進行了實驗。結果發現,即便關掉了GPS功能,依然可以看到附近的人,并且也有明確的距離標注。
難道是之前的緩存數據沒有清除的原因?華商報記者清除“附近的人”位置信息并退出,然后關閉GPS,并關閉了手機。之后開機檢查,在確認GPS關閉、WLAN和數據連接打開的情況下,打開微信“附近的人”和“陌陌”,發現仍然可以使用,而手機中的地圖依然可以準確定位。
1、使用蘋果手機,最好關閉“常去地點”,每次使用“查找朋友”共享位置信息后記得要關閉共享。
2、無論是IOS系統還是安卓系統,對于應用軟件涉及位置隱私信息的權限申請批準一定要慎重。安裝軟件一定要少些“允許”,應用軟件版本更新后一定要記得再次檢查權限;
3、使用微信“附近的人”等類似應用后,用完后要記得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,若不再使用可依次點擊“設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”,選擇“清空并停用”,必要時再重新開啟。最好在微信“隱私”選項中關閉“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”,關閉“通過QQ好友搜索到我”和“可通過
手機號搜索到我”。
4、使用運動軟件,不要整天打開定位服務,不需要時最好關閉。
5、發現免費WiFi不要隨便登錄,因為不僅可能被“釣魚”從而導致泄露重要信息,同時也可能泄露你的位置隱私。
6、沒有必要盡量不要在微博、微信等社交應用平臺發布的圖文中標示位置信息。